2008.11.25 中國時報
滅火器+警報器 基因修復監測機制 中研院找到了
張翠芬/台北報導
Q1 試從化學觀點簡介「自由基 」。
Q2 細胞內可能產生哪些自由基?
Q3 本則新聞與本課程哪些主題相關?
中研院生醫所廿四日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成功找到基因修復與監測機制,細胞在面臨微小傷害時,監測機制的警報器立即啟動,通知身體的修復蛋白趕快「滅火」。這項發現有助癌症預防及藥物研發。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與副研究員謝小燕及博士生周文城共同發表基因修復機制研究論文,十月卅日登上國際生子分物學的領導期刊《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期刊》(EMBO Journal)。
沈志陽指出,人體細胞隨時受到各種來自內在與外界的傷害,例如曬太陽、空氣汙染,甚至呼吸產生的自由基。但細胞不會坐視這些傷害,身體的「基因自動修復」系統會降低傷害。自動修復系統還可防止基因突變或癌症的發生。
沈志陽表示,細胞修復蛋白好比「滅火器」、監測檢查蛋白如同「火警警報器」,能夠更有效的監測基因體的傷害,並通知啟動基因修復系統,趕快到受傷的區域「滅火」。
科學家發現,ATM-Chk2與ATR-Chk1是二大監測檢查蛋白,一個掌管DNA斷裂,一個負責監測DNA上的大型突變結構;當人體面對結構較小、數量非常龐大、來自細胞內部的自然傷害時,細胞會發展出鹼基切除修復系統。
這篇研究發現,ATM-Chk2扮演雙重把關角色,同時監測DNA斷裂及鹼基切除修復系統;當細胞遇到小型突變傷害,它就被啟動,與鹼基切除修復系統的成員之一XRCC1聯手,立即快速修復基因體。如果細胞帶有缺損的XRCC1,修復功能會降低。
沈志陽表示,ATM-Chk2異常是重要的乳癌基因,當婦女同時帶有異常的ATM-Chk2與XRCC1時,表示體內監測機制不健全,罹患乳癌風險增加一倍以上。